本次會議群賢畢至,北京市物業服務評估監理協會副會長呂杰、秘書長郭忠,北京華夏國育信息科學研究院、華夏國育學校校長吳迪等一行蒞臨交流研討。北京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處處長孫月亞、商學院院長任文召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悉數出席,會議由直屬學院院長張驚濤主持,各方圍繞“微證書”機制創新、課程體系優化及行業需求精準對接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旨在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學歷 + 職業”雙認證教育新模式,為廣大學員搭建更具競爭力與前瞻性的學習與發展平臺。
洞察需求,錨定教學改革新方向
北京開放大學直屬學院院長張驚濤在會上指出,近年來學院專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工商管理專業占比已提升至 40%以上,這一數據背后反映出學員對職業技能提升的強烈渴望與迫切需求。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學院審時度勢,將以“證書課程”改革為重要抓手,深化與行業企業的緊密合作,精準對接學員職業發展需求,為學員的職業成長鋪設堅實道路。
直屬學院招生與項目拓展中心主任路智星詳細介紹了直屬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招生情況,并著重強調“微證書”在精準服務學生職業發展與能力提升方面的創新價值與重要意義。他指出,“微證書”作為產教融合的創新載體,對工商管理專業招生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能夠有效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實現招生規模與質量的雙提升。
精研方案,夯實人才培養新基石
工商管理本科專業責任教師王悅、專科專業責任教師孫丹從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安排優化以及考核方式創新等多個維度,對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了細致入微的介紹。他們深入分析了物業管理及評估監理等行業核心能力在課程中的融入路徑,認為雙方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以及實踐教學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良好的合作基礎,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根基。
商學院院長任文召詳細闡述了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創新亮點,包括彈性學制、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及模塊化課程體系等。他表示,學院將充分發揮自主辦學優勢,靈活增設物業管理專項課程模塊,并與北京市物業服務評估監理協會緊密協同,共同推進課程開發與認證工作,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實踐無縫對接,為學員提供最前沿、最實用的知識與技能。
理念賦能,引領教育轉型新潮流
華夏國育學校校長吳迪在此前舉辦的教育研討會上,創新性提出了“五真”教育理念,即真實訓、真案例、真專家、真就業、真服務,為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融合發展轉型點亮了明燈,實現從入學到就業的一站式閉環設計,達成“入學即為就業,課程既是職場”的革新局面。
“真實訓”打破傳統紙上談兵的局限,學校斥資搭建與物業行業實際工作場景高度契合的實訓平臺。在這里,不僅有專業的理論指引,還有真實的業務操作流程與工作場景。學員如同置身真實的職場,在物業設施維護、客戶服務處理等實際工作場景中親身體驗、動手實踐,快速積累實操經驗,讓技能提升與職場需求無縫銜接。
“真案例”將行業內的典型項目與復雜問題引入課堂。教師以實際發生的物業糾紛處理、社區改造項目等為案例,引導學員分析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學員在剖析案例的過程中,深入了解物業行業的運作規律、行業痛點與應對策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未來職場挑戰做好充分準備。
“真專家”是華夏國育教育質量的堅實保障。學校匯聚了一批兼具深厚學術造詣與豐富行業經驗的專家。他們不僅在課堂上傳授前沿理論知識,更將親身經歷的行業故事、實戰技巧傾囊相授。專家們以過來人的身份,為學員剖析職場規則、分享職業經驗,讓學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真就業”是“五真”理念的核心目標。學校憑借廣泛的行業資源與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礎,構建起完善的就業對接體系。從入學之初,學校就根據學員需求、職業意向等綜合畫像,精準匹配專業并制定職業培養方案,將就業導向貫穿教學全程。畢業時,學員直接對接物業行業人才庫,學校依據學員專業、求職意向及企業崗位需求精準推薦,實現“入學即為就業”的無縫對接。
“真服務”則是貫穿學員學習生涯的溫暖陪伴。入學前綜合畫像定制專屬學習與職業方案;學習過程中“三對一”專屬服務團隊全程護航;畢業時精準對接就業崗位。這一系列貼心服務,讓學員在每個階段都能感受到學校的關懷與支持,全身心投入學習與職業發展。
“五真”教育理念相輔相成,形成從入學到就業的完整閉環,為學員打造了一條清晰、高效的職業發展通道,引領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融合發展的新潮流。
聚焦證書,打造行業認證新標桿
北京市物業服務評估監理協會副會長呂杰介紹了“物業職業微證書”的設計框架,該證書涵蓋 16 學時的專家認證課程,并規劃了未來高校聯合認證計劃。協會將通過管理、技術、法規等模塊化課程體系的精心構建,全面提升證書的含金量,助力學員職業競爭力實現質的飛躍。
物業服務評估監理協會專培委副主任湯守才教授詳細介紹了《現代物業管理》及《物業評估監理》兩門課程的課程結構與課時分配。結合當前物業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從業人員學歷現狀,他提出,面對行業轉型升級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通過課程共建、平臺共育的創新模式,有望推動人才供給與崗位需求實現更加精準的對接,顯著提升教育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
凝聚共識,開啟協同合作新篇章
與會人員圍繞“微證書”課程體系建設、學分互認機制、人才培養協同路徑等關鍵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并初步達成廣泛共識。各方明確了下一階段的合作方向與任務分工,未來達標課程將納入“京學網”平臺,面向全市推廣,進一步擴大項目影響力,讓更多學員受益。